县营商办: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贯彻落实全省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落实省、州、县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我局积极探索信用与人社领域深度融合的路径,通过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事前承诺、事中监管、事后修复的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服务效能,防范潜在风险。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局在信用应用方面的主要做法、成效及未来展望。
一、主要做法
1.完善信用制度体系
我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舟曲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为信用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和“失信联合惩戒名单”予以社会公布,并对案件信息推送“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施联合惩戒。
2.强化数据归集与应用
按照“双公示 五归集“目录和规范要求,持续加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内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力度,截至目前,已发布双公示信息4条,五类行政管理信息1739条,信用承诺信息122条,在电子证照应用平台发布各类电子证照14万余条证照信息。在稳就业保就业、职称评审、人才项目申报等方面广泛使用告知承诺制、信用信息查询,有效提升了决策效率和便民服务水平。
3.积极探索信用应用场景
目前正在加大力度探索“信用+招聘”“信用+培训”场景应用。对参加我县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的所有招聘企业及各类用人单位对发布的岗位性质、薪酬待遇、社会保险、企业文化等招工信息真实性负责,对优质信用企业加大推介力度及提升办理业务优先级别,对凡提供虚假招聘信息的用人单位,列入招聘“失信名单”;对优质守信企业提供更多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助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4.加大分级分类监管力度
开展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将等级评价结果归入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实行分类监管。对严重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对守信企业给予更多便利和支持,形成良好的信用导向。
5.加强诚信宣传教育
围绕企业诚信评价、红黑名单、社保欺诈、农民工欠薪等重点领域,制作专题宣传材料,通过局网站、公众号等渠道广泛传播,营造人人重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开展“诚信人社”进企业活动,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合法经营。
二、工作成效
在深入实施信用应用措施的过程中,我局在人社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显著成效:
1.政策执行效率与精准度大幅提升。通过信用数据的实时更新与共享,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识别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实现政策的精准推送和快速落地。例如:在创业担保贷款发放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守信企业及个人,大大缩短了资金拨付周期,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有效支持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2.服务质量与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信用应用场景的创新不仅简化了办事流程,还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通过“信用+培训”等举措,我们为守信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优质的职业培训资源,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3.信用监管效能显著增强。分级分类监管模式的实施,使得我们能够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的监管策略,既提高了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减少了对守信企业的过度干预。通过联合惩戒机制的建立,我们对失信企业实施了跨部门联合惩戒,有效遏制了失信行为的蔓延,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同时,我们也注重信用修复机制的完善,为失信企业提供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和路径。
4.社会信用氛围日益浓厚。通过广泛的诚信宣传与教育活动,我们成功营造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企业和个人的诚信意识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并主动参与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来。这种积极的社会氛围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还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未来展望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深化信用与人社领域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信用应用场景和模式,完善信用制度体系和数据归集机制,加大分级分类监管和诚信宣传力度,推动人社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合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推动人社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舟曲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