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陈,甘南舟曲人,在土鸡养殖行业打拼十余年,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依靠养土鸡致富的土鸡人。
乍一见面,觉得他长得非常像歌唱家腾格尔,是一个非常安静的中年人。相处的时间长一些以后,你会发现他不仅长得象,而且性格类似:面容憨厚、少言寡语!只有提及他的“从岭藏鸡”,顿时精神焕发,两眼生光,话语之多一如黄河之水而滔滔不绝:
“舟曲境内沟壑纵横、海拔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属北亚热带湿润向暖温带半湿润过渡带。山多地少,气候温和的自然因素,适宜多畜禽生息繁衍,我就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生活四五十年——不过进入土鸡养殖行业才十几年时间!”

说到这儿,他停顿了片刻,环顾周围安静的听者,有些害羞的搓了搓手继续说道:“进入土鸡养殖行业,和许多同龄人一样都是一种童年的记忆驱使——我们向往儿时炖鸡时的满村飘香,厌恶现时味同嚼蜡的工厂化的速成鸡,因此原因我放弃原来的生意,开始了土鸡养殖之路!然而,养殖的道路是艰辛的、曲折的,其中哭过笑过、赔过赚过······总之,就是一部血泪史!”
说到这儿,老陈眼圈发红、有些哽咽难语,低着头······
同事3年,我深知他的艰辛:经历过养殖技术不过关几近全军覆没的景象;也曾被不良的鸡苗供应商骗过血本无归的惨剧;也有过无数次环顾无助的时刻······然而,和许多人不一样的是,他坚持着走到现在,走向未来!
老陈停了一会又继续说道:“我经过了最初的艰难,发誓要寻找一种适合我们本地养殖的土鸡品种,十数年来经过不断地尝试,一种以藏香鸡为原型的土鸡品种被我发现,经过多次试养和销售——结果是我满意、消费者也满意!!”
这是他已完全不像一个沉稳的中年人,宛如一个天真的少年,无视周围的观众,自顾言道:“藏香鸡应该是我们这儿最适合发展的品种,它很适合我们这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而且肉质紧致而不柴、久炖不烂而且浓香无比,再加上我们总结的、有着我们特点的养殖模式······嘿、嘿”!他有些小得意,端着酒杯一饮而尽,站起来挥舞着手继续说道:“现在不仅在舟曲有名,而且驰名周边区域,已于2016年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和无公害产品的认证,现已成为我县精准扶贫的支柱。
如今、我们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从岭藏鸡产业发展,在制定的“159”现代农业发展计划里,把发展从岭藏鸡产业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村三变改革的工作对接,作为促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来抓;初步形成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成为我县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产业。同时,依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创新、注重实效、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以搭建从岭藏鸡养殖科技服务平台手段——为从岭藏鸡的发展、品牌提升、市场拓展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
说到这儿,老陈端起酒杯,诚挚的向着我们说:“感谢协会,是协会让我不再单打独斗,才有了今天良好的开始——现在我们合作社已成为我县土鸡产业发展项目的运作企业,在我们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舟曲土鸡养殖协会已经成立、县上的远景规划已出台——不久的将来年屠宰300万只肉鸡加工生产线、年产1200万枚鸡蛋分选包装生产线、年产30万吨鸡饲料生产线、年产8000千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线、配套的冷链物流、市场销售体系,会逐步落实,最终形成从岭藏鸡养殖、加工、销售等等各环节较为完善的生产体系。为完成这一目标,还需要协会给予大力支持······。”
我没有再听他说下去,一个人走出充满激情的房间:我知道“从岭藏鸡”凝聚了老陈太多的心血,“从岭藏鸡”之所以有今天,大部分都来自老陈不懈的努力。如今,“从岭藏鸡”的发展曙光初现,未来还有很多、很长、很艰难的路,应该怎样才不前功尽弃?这才是目前需要努力思考的方向。
但我坚信,只要万众一心共同努力,“从岭藏鸡”就会走出舟曲、甘肃,走向全国!!
老陈是协会的舟曲办事处负责人,他对土鸡养殖的执着为协会人所钦佩,但我更钦佩的是他“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