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舟曲县2018年贫困村“第一书记”培训班正式开班。选派到87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及党校等工作人员共计90余人参加了开班仪式。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姜鸿荣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姜鸿荣指出,选派“第一书记”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自去年2月份,我县8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了“第一书记”全覆盖以来,全县“第一书记”对接落实各类到村到户实事208件,落实资金2168.36万元,解决急事难事115件,化解矛盾纠纷127件,开展技能培训1042人次。这些实实在在的驻村成效,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肯定。但也存在一些诸如到岗到位不及时、作用发挥有差距等方面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在下一步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以实的举措,严的纪律,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实。
姜鸿荣强调,在基层工作中,只有加强学习,才是提高工作效率和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干好农村工作,当好“第一书记”的根本保证。一要结合实际学。“第一书记”从“坐机关”到“走田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角色转换,就要多学习“三农”知识,做农村工作的“多面手”,做政策理论的“百事通”。二要向干部群众学。工作中遇到难题就要向乡镇干部、村干部和群众多请教,学习好经验、好方法,为更好地推动驻村工作打好基础。三要向优秀典型学。学习在全国、全省涌现出来的以及在《甘南组工》和《舟曲党建》刊登的优秀“第一书记”先进典型事迹,并对照自身加以实践。
姜鸿荣要求,全面落实“第一书记”工作职责,要切实做到“四个到位”。一是长期驻村要到位。首先要住在村上,这是对“第一书记”最基本的要求,要确保每年驻村工作时间达到160天以上。二是作用发挥要到位。要发扬“上山下乡抓脱贫,敢死拼命奔小康”的精神,精准制定“一户一策”方案,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三是运行管理要到位。要建立健全驻村工作台账和工作日志,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让群众有真正的获得感。四是协调配合要到位。要处理好与乡镇、帮扶单位、帮扶干部、村“两委”的关系,做好配合衔接工作,形成帮扶合力。
此次培训班为期三天,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学习、经验交流、观看红色电影等,通过集中培训,使“第一书记”的思想、知识、能力和作风得到进一步提升,凝聚起“第一书记”队伍全力攻坚、锐意进取的磅礴力量,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王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