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建强村级“主阵地” 架起党群“连心桥”

发布时间:2020-10-09 09:13:02 来源: 甘肃党建 作者: 点击:

 

支部堡垒强,合力奔小康。今年以来,舟曲县以推进“四抓两整治”工作为抓手,全力抓好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严格按照“443”基本做法,用心建设亲民开放、阳光透明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让党员议事有了地方、群众活动有了场所、为民服务更加便捷,更好地把党员群众凝聚到了党组织周围,极大地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

服务群众的“便民窗口”。坚持“开放透明”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拆除大门、围墙,形成开放式的活动场所,不断拉近与群众距离;按照“十二有”目标设置布局,便民服务中心、群众文化活动室、标准化卫生室等一应俱全,充分满足服务群众需要。全面推行乡村干部轮流值班服务制度和“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代办制度,实现为了服务“随时在线”,让群众少跑路、多办事。全面推行“阵地开放日”活动,组织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召开“三会一课”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现场大会,集体研究讨论涉及全村百姓关切的决策事项,发动鼓励群众在村级阵地畅所欲言,“集体的事情集体商、群众的事情群众议”不再成为一句空谈,而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暖心工程。在全县208个村全部设立了村邮站,60个村设立电商服务点,99个村完成金融代办点分布,真正实现了把农资商品和服务直接送到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努力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党员活动的“红色阵地”。规范布置党员活动室和党建工作室,为党员提供了便捷的活动场地,党内活动开展更加方便、频繁。依托标准化的活动阵地,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党内生活不断规范;全面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机制,切实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平台,让每一个无职党员都“动起来”,让党的每一个肌体细胞都“活起来”;创新推进党员先锋指数争创活动,推动农村党员在脱贫攻坚中转观念、提精神、比干劲;抓紧实施党建信息化平台项目,在全县19个乡镇的50个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示范点村和4个社区,通过安装触屏式党建信息化查询平台和党建信息化学习平台,打造村级信息化、网络化的党建平台,实现组织生活线上线下开展,甘肃党建PC终端随时在线,让广大党员用户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组织生活。

undefined

内生动力的“加油基地”。发挥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公示公开栏、大喇叭等作用,开展形势政策大教育,重点对脱贫攻坚政策、社会救助、扫黑除恶等知识及时发布,提高群众对各项重点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在条件成熟的村建设村史馆,通过新旧照片对比、老旧实物展示等,全方位反映全村历史沿革、村情概况、发展变迁等状况,讲好村庄故事,更加坚定党员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推广建设“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以“积分改变陋习、勤劳改变生活”为主题,按照“以奖代补、多劳多得”的原则实行积分奖励,鼓励群众在发展致富产业、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环境卫生整治中主动作为,以“扶志”促使群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质变。

乐享生活的“快乐驿站”。党群服务中心设有农家书屋、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群众的需求,群众农闲之余在这里看书打球、赛歌舞、玩棋牌,即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又传承了红色家书,推进了民俗家风教育,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扎实推进。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乡村大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服务功能,每年春节、“七一”、国庆等重要节庆期间,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全开展社火、扭秧歌、广场舞表演等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多姿多彩,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的同时,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打通群众精神脱贫的最后关节。

党旗高高飘扬、党徽熠熠生辉。如今全县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面貌焕然一新、整体开放透明、外观简洁大方、环境整洁美观、布局整体划一、功能齐全完备、村务集中办理、服务随时在线,营造了村级事务时时处于监督范围,文明实践活动处处融洽,乡村振兴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真正成为了党员群众的“服务驿站、温馨港湾”。

上一条:舟曲县“三个到位”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前期调研工作

下一条:舟曲县召开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