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大川镇以党建为统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县委“13579”发展思路,聚焦特色产业体系建设,全力推进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促推康养土桥走上乡村振兴发展“快车道”。

筑堡垒,活源头,组织振兴为乡村振兴赋“能”。镇党委在土桥子村的源头上狠下“功夫”,下派1名镇优秀干部担任支部书记,1名双一流大学选调生为村主任助理,从回乡创业的有志青年、致富带头人中选出6名作为后备干部,使班子整体“年轻化”,为全村的发展筑牢了“桥头堡”。土桥子村“两委”进一步加强“三链”建设,以支部为核心,按照县“1+6”思路,为本村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党员们带头行动,加入到乡村振兴的大队伍中来,积极探索发展致富道路。同时镇党委与村“两委”密切配合,积极开展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农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提升党员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搭平台,促学习,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加“码”。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给县镇两级人才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镇党委充分利用党小组“四进”活动,联系到县科技特派员到土桥子村开展技术指导6次,举办技能培训会3次,现场为村民传授果蔬草木的修剪、嫁接、病虫害防治等专业知识。尤其在羊肚菌的种植上,县级专家多次进村入户,随村民到产业地进行讲解和手把手操作教学,为群众帮难解困。村“两委”成员和13名党员,率先将学到的先进技术运用在自家农作物的种植上,以党员“三亮”的使命感,带领全村群众提高了各类经济作物的成活率和产量,自产了像袁六军等一批“土专家”。

强产业,谋出路,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增“劲”。镇党委以“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总体思路,根据土桥子的土壤属性和气候优势,以发展葡萄产业为主线,种植20余种200余亩优质葡萄品种,培育葡萄树苗14400多株,酿造葡萄酒16万余斤,年收入达240万元以上;以发展其他特色产业为副线,种植羊肚菌300余亩,桑树24.78万棵,为村民谋就了一条产业“致富路”。同时,大力推行“农户+集体”、“党员+合作社”的发展路径,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不断延伸村级合作社的辐射效应,在土桥子村打造了像舟曲县大川镇萄香园综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等8个经济示范基地,2021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收入达500万元以上。

优服务,树新风,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助“力”。镇党委把基层党建与土桥子村的乡村治理结合起来,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六大”村民议事协商组织的作用,全面构建“为民服务”的工作机制。结合“四抓两整治”和“8+”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积极开展“两评三榜”、“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系列评选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身边的人或事为榜样,自觉见贤思齐。激发“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村级活动广场、农家书屋的潜力,树立起文明淳朴的乡风、家风、民风。借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小喇叭”等载体,确保党的“好声音”传递到老百姓的“神经末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信心、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