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近年来,舟曲县人民法院始终秉持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的办案理念,积极发挥司法调解这一化解矛盾、定分止争的司法职能,使大量矛盾纠纷得以化解。近日,舟曲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涉小型个体工商户要账难案件,既有效化解了双方矛盾纠纷,又依法保护了小型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跑出了司法为民的 “加速度”,当事人对法院高效调解工作赞不绝口。
原告是一家个体经销部。被告尚某自2019年起陆续在原告处购买烟酒等物品。起初取货时,被告当场结清货款,后来称资金周转困难要求原告赊账,截至2021年3月31日共赊欠货款142520元。此后,原告多次向尚某催要货款,被告却以各种理由推诿不还,甚至拉黑原告电话,对原告的催款信息、微信也不予回复,无奈之下,原告诉至法院。

在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积极联系双方当事人并提出调解建议,但被告以在外地务工为由多次推诿,不肯到庭参加调解,且拒绝配合线上调解,致使案件进度一时停滞。经过办案人员多次电话沟通,对被告进行耐心、细致地引导,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普及法律知识等方式拉近了与当事人的心理距离,最终被告同意调解,并专门从外地赶回,与原告在法院当面进行调解。由于拖欠金额较大、时间较长,加之之前被告一直拖延清偿货款,在调解过程中原告情绪比较激动。承办法官在耐心倾听与仔细观察中寻找案件调解的突破口,发现被告并非不愿意还钱,而是由于近年来生意不顺,致使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才未能按时清偿货款。“近年来由于疫情的影响,生意难做,大家赚钱都不容易,你也是做生意的,应该有很大的感触对吧?” 承办法官对原告说道。一句话让原告沉默了,见原告没有刚开始那么生气了,被告趁机表达了对原告的歉意,希望原告能够谅解。承办法官也从促进双方互利共赢的角度为当事人提出调解意见,原告不但接受了这个方案,还在还款期限上又给被告延迟了一年。至此,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一件近三年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圆满解决,达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要账难” 困扰着很多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经营主体,这起涉企纠纷的成功调解,不仅有效维护了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做到了以实际行动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近年来,舟曲县人民法院始终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和落脚点,畅通涉企案件 “绿色通道”,不断提升诉讼服务质效,为企业打造高效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