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企业(合作社):
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诚信意识,提高科技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推动科技行业的持续进步和高质量发展。县科技局决定依据客观、公正的标准,对科技领域的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特制定本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
一、企业信用评价内容
(一)科研诚信方面
1、遵守科研伦理道德,确保不从事抄袭、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例如,在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企业需保证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等都是真实可靠的,不存在篡改、编造等行为。
2、如实申报科技项目,不夸大项目的创新性和可行性。项目申报单位或个人在提交项目申请时,要对项目的技术路线、预期成果、市场前景等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不能为了获得项目立项而故意夸大其词。
3、按规定使用科技经费,不挪用、侵占科技资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和相关规定使用科技经费,确保经费用于项目的研究开发,不得将其用于与项目无关的支出。
(二)项目执行情况方面
1、按时完成科技项目的任务指标,不拖延项目进度。项目承担单位或个人需要按照项目合同或任务书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项目的各项研究任务和目标,如实验测试、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
2、提交真实、准确的项目验收材料,不弄虚作假。在项目验收阶段,要提供真实的项目成果、技术报告、财务报表等验收材料,以便验收组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3、积极配合监督检查,不拒绝或隐瞒相关信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配合科技局的监督检查工作,如实提供项目的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
(三)科技成果转化方面
1、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故意阻碍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对于具有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要积极寻求转化途径,与企业、投资机构等合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保护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在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及时申请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同时也要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3、如实报告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科技成果转化后,要对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跟踪评估,并如实向科技局报告,以便科技局对科技成果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价。
二、信用评价方法
建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信用评价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各项指标的权重和评分标准。科研诚信方面的指标占较大权重,项目执行情况、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指标根据其重要性设置相应的权重。
1、多渠道收集信用信息。通过科技项目申报、验收、监督检查、科技成果登记、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服务评价等渠道,收集科技活动主体的信用信息。
2、组织评价。由县科技局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按照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科技活动主体进行评价,确定信用等级。
3动态调整。根据企业信用变化情况,及时对信用等级进行动态调整。
三 、信用等级划分
信用等级分为A、B、C、D 四级,其中:A级为信用优秀,无不良信用记录且在科研创新、项目执行、成果转化等方面表现突出;B 级为信用良好,有较少的不良信用记录,基本能够按照要求完成科技活动;C 级为信用一般,存在一定的不良信用记录,但情节较轻;D 级为信用较差,有较多的不良信用记录或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
四、 信用评价结果应用
(一)激励措施。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在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奖励、科技人才评选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推荐其参加上级部门的科技奖励和荣誉评选;在科技项目、科技服务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
(二)约束措施:对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列入科技领域行业信用黑名单,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申报科技项目、享受科技优惠政策;对存在严重不良信用记录的科技活动主体,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并向社会公开曝光;加强对信用等级较低的科技活动主体的监督管理,增加监督检查频次。
五、信用修复
(一)企业在一定期限内主动纠正不良信用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可以申请信用修复。
(二)县科技局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申请信用修复的科技活动主体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信用修复。信用修复后,企业的信用等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附:舟曲县企业信用评价表
舟曲县科学技术局
2024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