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切实减轻文旅行业市场主体开具证明的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我局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大力推进以行业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报告工作。自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在提升企业办事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明确适用范围与领域
结合文旅部门职能职责及行政管理工作实际,我们明确了专用信用报告在文化、旅游、体育、广电、文物等多个核心领域的应用场景。例如,在文化产业项目申报时,企业可凭借专用信用报告证明自身合规经营情况;旅游景区评级过程中,专用信用报告成为评估景区管理水平和诚信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体育赛事承办资格审核时,也将其作为关键参考材料。确保市场主体在各类相关业务办理中,都能够顺利使用专用信用报告,有效替代传统的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报告。
(二)优化申请与获取渠道
为最大程度方便市场主体获取专用信用报告,通过开辟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多元渠道。线上,申报主体只需登录信用网站,在首页精准定位“行业专用信用报告申请”专栏,按照系统提示的简单步骤完成注册登录后,即可便捷申请并即时下载专用信用报告;同时,也可通过本地政务服务网的相关特色板块,进入信用服务专区进行操作。线下,在县级政务服务大厅均设有专门的信用服务窗口,安排业务熟练、态度热情的工作人员为申报主体提供现场指导与协助,帮助其顺利完成报告下载。
(三)强化信用信息归集与管理
确保信用信息的全面、准确、真实、及时是专用信用报告权威性和可靠性的基石。为此,建立了一套严格且高效的信用信息归集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实时更新补充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需核查的各类信用信息,涵盖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等关键数据。这些信息一旦产生,便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录入本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与共享。同时,制定了详细的数据质量管理规范,明确数据采集、录入、审核、更新等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对数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每一条信用信息都经得起检验,为专用信用报告的生成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我们将深入调研文旅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主体需求,进一步挖掘专用信用报告在更多业务场景中的应用潜力。计划探索将其应用于文旅新业态项目审批,如新兴的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文旅融合创新项目等;在文化场馆运营许可方面,也将加大专用信用报告的应用力度,为场馆的规范运营提供信用保障。通过不断拓展应用场景,让专用信用报告在文旅行业的各个环节发挥更大作用,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的便利服务。
(二)加强宣传推广与培训
为提高市场主体对专用信用报告的知晓度和使用率,我们将制定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广与培训计划。一方面,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专用信用报告的相关政策解读、申请指南、成功案例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市场主体普及知识;另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开展线下专题培训会议,邀请专家为文旅企业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专用信用报告的优势、申请流程和使用注意事项,及时解决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在政务服务大厅等场所摆放宣传资料,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宣传引导,确保市场主体充分了解并能熟练运用专用信用报告。
(三)强化数据安全与管理
在信用信息归集和应用过程中,数据安全至关重要。我们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对信用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设置严格的访问权限控制,根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业务需求,分配不同级别的数据访问权限,确保数据使用的合规性;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并制定完善的数据恢复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数据安全事故。此外,加强对数据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切实保障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安全。
通过推行行业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报告工作,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文旅市场主体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为文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信用环境。
舟曲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5年5月19日